逐渐消失的职业——小偷

发布时间:2025-11-22 16:17  浏览量:1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3C8ReoBA

下班了,我准备找电动车钥匙回家,翻遍了抽屉和衣兜都没有,同事说别是在车上忘了拔吧。

来到路边一看,嗐,不光没拔,连电都没关,就这样放在迎宾大道的棚子底下一上午,也是好好的还在。

这要是放在以前,别说没锁了,就是上了锁,要是被小偷盯上了照样丢。

2003年刚订亲,我们买了一辆自行车,花了四百多,那时住在临沂,骑着自行车去逛解放路的九州,自行车停在了国旗杆的北边,用特意买的大锁锁上后就逛九州了,结果出来一看我那崭新的自行车不见了,那时一个月工资也就几百块钱,才骑了一个来月,现在想起来都还有点心疼。

2005年的时候,流行跟板砖一样的手机、小灵通,路过万泉商城正在搞活动表演节目,好多人聚在那里,我站在外围手插挎兜看了一会,节目结束随着人群鼓掌,就是鼓了那么几下,等我手再插挎兜时,发现兜里的板砖手机不翼而飞了。

快吧?就三四秒的功夫,鼓掌的那三四秒,我就像一个傻子一样吧,在小偷的眼里。

这是被实打实偷走的财物,还有那些偷盗过程中被发现的,偷盗未遂的。

也是零几年的时候,去湖西崖市场赶大集,夏天正在买桃,一中年妇女走过来,一只胳膊上搭着一件衣服,很大声的问摊主他的桃甜不甜,是不是刚摘的,怎么有的有虫眼……

我还寻思这人咋这多事呢,光问不买,你买就买,不买就算了,哪那么多问题呢,结果猛然一低头,看见一只手正伸在我衣兜里,我“pia——”的一巴掌拍上去,大声呵斥:干嘛呢!

那个女人立马闭嘴,也不问桃子了,嗖嗖的脚步跟箭一样就消失在了人群。

惯犯,这是。

还好,清点了一下兜里的钱数,没少。

同样的经历,被抓着手又跑掉的有好几次;在华丰背包被割一揸多长口子一次;团伙作案,一人在前卡着车轮不让走干扰注意力,另一人在身后掏兜的;公交车上亲见手伸到别人包里的;楼下储藏室门被小偷撬过很多次,都快撬烂了,后来干脆不锁直接半开给留着门;同小区隔三差五就会有一家丢电动车……

那些年出门逛街上店都有阴影了,菜市场、商场、公交客运火车这些人员密集的地方是重灾区,好像随时随地都能看到伺机而动的小偷,一不小心就成了被偷的目标。

那为什么现在小偷都销声匿迹几乎不见了呢?

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摄像头的广泛应用像一个个天眼让阴暗处的小偷无法遁形,不只是我们临沂,放眼全国各地,车站、公共场合便民服务充电处放心大胆的插满了充电的手机,没有人会担心被偷,摄影头比自己看着都放心。

以前出门都带现金,很容易让小偷得手,现在大部分都是电子支付,各种密码和后台数据保护让小偷即使偷了也无法使用与销赃。

二、犯罪成本高,法律意识增强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达到1000元至3000元以上即可立案追究刑事责任,一旦被追究,不止自己,严重的会累及家人包括后人。

小偷小摸们的法律意识逐渐觉醒增强,主动的金盆洗手,社会也变的安宁了许多。

三、经济发展的提升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以前大家生活水平普遍较低,穷生歹意,有些人为了生存放弃道德规范违理违法去偷东摸西。

后来社会经济水平整体提升,就业机会增多,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为蝇头小利偷偷摸摸去干违法的事,也能过上衣食无忧的安稳日子。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阻断了小偷的滋长,治安越稳定,人民整体素质也在提高。

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共同导致了小偷数量的减少或消失。

但是,我们仍需保持警惕,过去那种以偷为生的相对专业的小偷可能不见了,但偷窃行为并未完全消失,仍需加强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