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第一所公办职业本科大学,500分就能上!刘少奇曾亲自视察!

发布时间:2025-11-22 08:08  浏览量:3

千亩校园枕水而建,琅琅书声与曲径通幽相映成趣,这里既是学习的净土,更是锻造大国工匠的熔炉。

在成都平原东北部的“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四川省德阳市,有一所与重装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职业本科院校——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这是四川省第一所公办职业本科大学,自1959年与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东方电机等重装企业一起布点建设以来,始终肩负着为国家装备制造业培养人才的光荣使命。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的历史,几乎与中国重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同步。

学校始建于1959年,最初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德阳重型机器制造学校”。

办学历程中有一段特别的历史:1960至1962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曾改办为“西南重型机电学院”,培养大学本科学生。

这种厂校一体的基因从建校初期就已注入血脉——学校曾一度由中国二重代管,校长由中国二重党委书记兼厂长兼任,师生半工半读,既要学习还要生产产品。

“先建校后建厂,先培养人才后生产产品”,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1960年视察德阳工区时提出的理念,成为了学校办学的根本遵循。

历经多次体制调整和名称变更,学校于2001年由四川省机械工业职工大学、四川省工程技术学校合并建立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24年1月,教育部发文同意设立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同时撤销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制,翻开了全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新篇章。

2024年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开始招收职业本科专业,第一年5个专业,今年又新增了3个专业,目前一共有8个职业本科专业招生。

物理类两个组,101组调档线503分,材料成型,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数控技术4个专业。

102组调档线505分,新能源,卫星通信,智能建造,电气工程等。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xM9FjyaLo

25年招生计划

作为全国职业教育领域的排头兵,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拥有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荣誉光环。

学校是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也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它还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并两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校的办学成就曾三次入选国家级大展,包括“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和“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

2023年4月,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加快培养高素质紧缺技术技能人才的做法甚至在央视《新闻联播》 头条报道中深度呈现。

目前,学校占地1200余亩,教职员工1400余人,其中正高93名、副高255名,拥有多名“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技术能手”和“四川工匠”。

学校还聘有数十名国内外著名教授、专家为客座教授,建立了493人的“企业兼职教师人才库”。

“国家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开设什么专业。”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肖峰如是说。

学校瞄准国家重大装备制造紧缺技能人才建设专业,拥有全国最全、实力雄厚的金属材料专业。

其中,铸造专业全国仅几所高职院校开办,锻压专业更是全国仅工大一家开设。

这些特色专业为C919大飞机等“大国重器”的顺利制造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世界上最大的8万吨大型模锻压力机在中国二重自主设计制造后,学校与中国二重联合培养锻压技能人才,确保了“国之重器”建成时技能人才上岗。

8万吨大型模锻压力机的首位中国操作者叶林伟就是该校锻压专业首批学生。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xM9HICQqA

优秀校友叶林伟

他成功压制出了C919大飞机主起落架外筒、机身框梁结构件等代表我国最高水平的大型高端航空模锻件。

在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产教融合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深入骨髓的办学理念。

学校与北京航材院、29基地、中国二重等合作,共建了4个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

这些实验室不仅服务教学,更直接面向产业需求。

四川省航空材料检测与模锻工艺技术工程实验室里,几十件模锻件试样正在进行持久蠕变试验。

测试的结果将获得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的认证,与送到该院北京总部检测的效力一样。

“为企业节省了很多时间,”学校材料工程学院副主任翟开华介绍。

过去,中国二重生产的飞机性能件,都要送到千里之外的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去检测,来来回回周期长,效率低。

现在,本地共建的实验室不仅解决了二重的“燃眉之急”,还解决了整个西南地区航空企业材料检测的问题。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xM9PH0eF2

产学研一体

类似的,学校还联合德阳市人民政府、西门子等建成了德阳中科先进制造创新育成中心德阳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等平台。

这些平台开展智能制造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为全省乃至西南地区相关行业的产业发展,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提供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持。

“学校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十年都保持在95%以上。”学校招生就业处处长胡代明透露。

这样的佳绩得益于学校独特的就业促进机制。

学校与全国400多家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均可提供毕业生总数2~3倍(机电类4~10倍)的就业岗位供毕业生选择。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xM9VkKHbq

校招信息

三个秘诀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

专业建在产业上——学校专业建设紧跟制造业发展方向,深耕行业分类,挖掘企业真实需求;

学生送到前沿去——将学生送到国家战略方向或产业发展前沿上;

全员就业导师制——给学生“一对一”配备就业导师。

在工业机器人应用实验室,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省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证书林立,彰显着工大学子全省一流的实践水平。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2021级学生张可轩介绍,毕业前,他所在班级大部分学生已落实了就业岗位,20多位同学进了央企

大家可以看上面的校招信息,我们先不说质量,就数量上来看也比很多普通公办本科院校的校招信息多。

关键是质量也很高,奇瑞汽车,德阳东汽电站等等。

关键是人家给出的福利待遇都不错。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xM9X0ewow

招聘需求

总的来看,从“学院”到“大学”,改变的不仅仅是校名,更是办学层次和使命的跃升。

职业本科教育也不是简单延长一年学制,而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进阶办学功能定位的进阶支撑发展能力的进阶

它培养的就是一线实践型工程型的人才,毕业就能到企业直接上手,这才是职业教育的差异化所在。

目前我们四川地区的考生,包括家长,对职业本科还有一些认知上的偏差,很多人一听“职业”两个字就本能的排斥。

但实际上我们看沿海地区,很多职业本科大学的分数都超过了211,甚至是985高校。

当然,如何选择,我们不能强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