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冬日“隐形杀手”,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指南请收好

发布时间:2025-11-20 17:43  浏览量:2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多发生在家庭生活场景中,因其隐蔽性强、初期症状易混淆,常常被忽视,最终酿成悲剧。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教你如何科学预防、正确应对。

一、了解高发场景:

1.冬季取暖:

煤炉/炭火取暖:在密闭的卧室、客厅使用煤炉、炭火盆,若通风不良,煤炭燃烧不充分则会持续产生一氧化碳。此外,用于排放燃烧废气的烟囱如存在堵塞、漏气,或未延伸至室外,同样会导致一氧化碳在室内积聚,增加中毒风险。

燃气热水器:若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厨房等密闭空间或烟道破损、未伸出室外,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会直接弥漫在室内,从而发生中毒事件。

2.日常烹饪:

用燃气灶具炒菜、煲汤时,若厨房窗户紧闭、油烟机故障,或灶具风门调节不当导致燃烧不充分,会产生少量一氧化碳。长期处于这种环境,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轻微中毒症状;若灶具未关紧,引起一氧化碳大量泄漏,则中毒风险更高;部分家庭使用的卡式炉,若在室内长时间使用,也可能引发中毒。

3.特殊场景:

车内取暖:冬季在车内开暖风时,若门窗紧闭且车辆处于怠速状态,发动机燃烧不充分则会产生一氧化碳,通过空调系统进入车内。即使车窗留有缝隙,若停车环境密闭(如地下车库),气体也难以扩散。

二、掌握急救法则:

一旦发现有人疑似一氧化碳中毒,正确的急救措施能大大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

1.迅速转移:立即打开门窗,关闭燃气、煤炉等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设备,让室内空气流通。快速将中毒者转移到室外通风处,解开其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堵塞气道。

2.及时呼救: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清晰告知中毒人数、地点、症状(如是否昏迷、有无呼吸),等待医护人员到来。若中毒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配合治疗:到达医院后,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高压氧治疗。高压氧能快速提高血液中氧气浓度,减少一氧化碳对器官的损伤,降低后遗症风险。

三、实行预防措施:

比起事后急救,提前预防才是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的根本。

1.规范安装设备:燃气热水器、壁挂炉等设备必须由专业人员安装,确保烟道伸出室外,且无破损、堵塞。禁止将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卧室等密闭空间。

2.定期检查维护:每年秋冬季节前,检查燃气管道、阀门、灶具是否存在泄漏(可用肥皂水涂抹接口,若冒泡则说明泄漏);清理烟道、烟囱内的杂物,保证通风顺畅。

3.保持通风良好:使用煤炉、炭火、燃气灶具时,务必打开门窗或开启排气扇,让空气流通。即使在冬季,也不要长时间紧闭门窗,可定期开窗换气。

4.避免危险行为:不要在地下车库、密闭隧道等处的车内长时间怠速取暖;不要在室内使用卡式炉、烧烤炉等明火设备;不要将燃气热水器的废气管道接入公共烟道;不要在地下室、储藏间等通风不良的空间使用燃气设备。

5.安装报警器:在厨房、浴室等易产生一氧化碳的区域,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氧化碳报警器,定期检查电池电量,确保其正常工作。报警器响起时,需立即撤离并排查隐患。

6.掌握逃生技能:告知家人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和急救方法,让老人、小孩也能掌握基本的自救能力。

一氧化碳这个“隐形杀手”,看似遥远,实则可能潜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安全无小事,预防大于治疗,希望居民朋友们可以提高警惕,把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