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润心 廉韵铸魂——滨州职业学院化工与能源学院党风廉政建设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5-11-20 01:17 浏览量:3
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滨州职业学院化工与能源学院党总支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主责主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扎实的工作举措,推动学院党风廉政建设与廉洁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同向发力,形成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有力保障了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筑牢思想堤坝,拧紧廉洁“总开关”
化工与能源学院党总支深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唯有固本培元,方能清风常在,始终将强化理论武装和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首位。一是常态化学思践悟。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和教职工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党纪以及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时传达上级纪委监委的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引导大家深刻领会核心要义,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是精准化警示教育。结合化工能源领域和职业教育的特点,选取教育系统乃至本领域内发生的典型违纪违法案例,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剖析案例根源等方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广大教职工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三是差异化廉洁承诺。针对领导干部、关键岗位人员、普通教师等不同群体,细化廉洁从政、廉洁从教要求,组织签订个性化《廉洁自律承诺书》,将廉洁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拧紧思想上的“廉洁阀”。
织密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图”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学院党总支根据校纪委《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管理办法》,不断强化制度建设,增强基层监督力量,着力发挥纪检委员作用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一是健全决策监督机制。积极参与学校“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推动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确保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重点关注物资采购、科研经费管理、评奖评优、职称评审等关键环节,提前介入、全程监督,防范廉政风险。二是梳理排查风险点。指导各科室、各岗位全面梳理廉政风险点,特别是针对实验实训耗材管理、校企合作项目、社会培训收费等易发多发领域,制定并动态更新风险防控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和防控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三是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加强对学院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制度漏洞及时提出修订建议,对执行不力的科室和个人进行约谈提醒,甚至严肃问责,确保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厚植文化土壤,营造崇廉“好生态”
廉洁文化建设是反腐败斗争的基础性工程。学院党总支在清廉学校建设框架内,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努力营造“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校园风尚。一是打造廉洁文化阵地。利用宣传栏、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设廉洁文化专栏,宣传廉洁理念、廉洁故事、廉洁箴言。结合化工与能源专业特色,探索将“清洁能源”“绿色化工”等理念与廉洁文化相融合,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廉洁文化长廊和展室,使廉洁元素随处可见、触手可及。二是创新文化活动载体。组织开展廉洁主题书画摄影展、征文比赛、知识竞赛、主题党日团日等活动,将廉洁教育融入新生入学、毕业离校、节日庆典等关键节点,增强廉洁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注重家风家教联动。学院党总支认识到家风是廉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发放廉洁家风倡议书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修身律己、廉洁齐家,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
抓实日常监督,彰显党纪“威慑力”
学院党总支积极落实党委关于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实施办法,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让监督常在、形成常态。一是畅通监督渠道。公开信访举报方式,设立意见箱,鼓励师生员工通过正常渠道反映问题。定期分析研判来信来访情况,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批评教育。二是准确应用“第一种形态”。对党员干部身上出现的轻微违纪问题,及时进行谈话函询、诫勉谈话,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三是强化协同联动。加强与学校纪委、组织人事、财务、审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学院定期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通报典型案例、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党总支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有效落地。
在学校党委的正确带领下,化工与能源学院师生共同努力,在党风廉政建设与廉洁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党员干部的纪律规矩意识明显增强,教职工廉洁从教、潜心育人的氛围日益浓厚,学院管理更加规范高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营造了清朗环境。下一步,学院党总支将继续扛牢身上的责任,守正创新,久久为功,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让清廉之风持续浸润学院每个角落,继续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